前言

近年來,「公民開發」(Citizen Development)一詞在數位轉型與 IT 人才短缺的語境中迅速蔓延。 然而一旦想看清它的本質,歷史的陰影便浮現。

──EUC(終端使用者運算)、神 Excel…… 由前線自製的資產,短期內像救世主,長期卻變成負債。

術語補充: 在日本企業裡,神 Excel(神エクセル)是對巨型 Excel 試算表的戲稱,裡面充斥著大量巨集與互相連動的公式。它們能暫時解救現場,最終卻變成無法維護的包袱。EUC 之所以在日本萌芽,是因為業務單位想比集中式 IT 更快解題,但也付出了長期治理弱化的代價。

本系列依循 歷史 → 現在 → 生成式 AI 時代 → 未來圖像 的順序,勾勒公民開發的未來。


全系列架構

第1回:公民開發是 EUC 的回歸嗎?──神 Excel 的歷史教訓

說明公民開發並非新概念,而是 EUC 的重啟。回顧 EUC 與神 Excel(ネ申エクセル)的歷史,可以看到短期成功與長期債務的反覆模式。

第2回:神 Excel 真的是反派嗎?──從救世主到負資產

神 Excel 並非邪惡,而是當時不得不採取的權宜之計。問題在於組織無法治理前線自行打造的資產。

第3回:現代公民開發平台的明與暗

RPA、無程式碼與低程式碼憑藉吸引高層的「視覺化偏好」擴散,卻很容易黑箱化,甚至比神 Excel 更危險。

第4回:生成式 AI 會拯救哪些遺產,又會放棄哪些?

程式碼可以借助生成式 AI 解讀與移植,但無程式碼或 RPA 資產很難拯救。未來真正的負債,是那些從未被寫成程式碼的東西。

第5回:公民開發不是萬能的──它是「草稿式開發」

公民開發的價值不在於直接交付正式系統,而是把需求轉化為可視化的活草稿。

第6回:視角錯位如何量產負資產

造成負資產的不是技術,而是應具長期視野的高層迷戀短期成果。管理層、前線與 IT 部門必須重新檢視責任分工。

第7回:遺產仍會不斷誕生,也要馴服它──公民開發的未來圖像

遺產無法避免。關鍵在於延緩其債務化,並維持在可被救援的狀態。


系列結論

  • 公民開發並非萬能。 它無法直接建出正式系統;充其量是第一版原型與需求語言。

  • 負資產終究會出現。 不論是 Excel、RPA 或程式系統,時間久了都會成為遺留。差別只在能否挽救。

  • 生成式 AI 改寫遊戲規則。 它大幅提升解析程式資產的效率,讓拯救遺留更有可能;但無程式碼/RPA 仍難以復原,可能成為最棘手的債務。

  • 關鍵在於責任與治理。 管理層、前線與 IT 必須承擔與其位置相稱的責任,並擔任彼此之間的「翻譯者」。


結語

公民開發常被包裝成「民主化的開發」,但現實中它潛藏重演歷史的風險。 面向未來,我們需要捨棄幻想,務實地為它重新定位

公民開發不會成為未來的主角,卻能成為支撐需求定義的強力草稿工具。 遺留並非要消除,而是要馴化。

透過本系列,我們希望描繪出公民開發的「正確未來樣貌」。

時間將證明這份預測是否成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