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
生成式 AI 與 Copilot 正以「讓人類工作量驟減的魔法工具」之姿快速普及。 報告撰寫、程式補全、調查、資料整理——曾經得花上好幾小時的任務,如今幾分鐘就能完成。

那麼,當生成式 AI 讓我們不再為「做事」而疲倦時,我們究竟會因何而累?工作真的會變得輕鬆嗎?

在部分第一線場景裡,反而出現了相反的跡象。 向 ChatGPT 發問確實能拿到答案,但「要採用哪一個」的負擔卻在增加。Copilot 會提出程式建議,可是「它是否真的正確」的驗證時間絲毫未減。

我們或許不再被作業本身耗盡,反而被「判斷」與「責任」壓垮。 這正是逐漸浮出水面的「AI 疲勞(AI Fatigue)」真面目。


第一部:AI 疲勞(AI Fatigue)的本質

AI 疲勞並不是「用 AI 太久眼睛會酸」的表層問題。 核心在於認知負荷的轉移

什麼是決策疲勞(Decision Fatigue)?

AI 總是給出多個選項。 當行銷人員請 ChatGPT 撰寫廣告文案,常常會收到十幾個候選。 工程師使用 Copilot 產生函式,螢幕上會列出好幾種實作方案。

這固然方便,但人類必須一遍又一遍判斷「究竟該採用哪個」。 更麻煩的是,許多選項都落在「半對卻微妙地錯」「各有優缺」的灰色地帶。

這種反覆卻難以定論的抉擇,就是 AI 疲勞的第一個來源。

什麼是驗證疲勞(Verification Fatigue)?

AI 的輸出往往「看起來很正確」,這才是最令人頭痛的地方。 它能寫出自然流暢的說明,產生排版優雅的程式碼,但背後可能潛藏幻覺(憑空捏造的事實)或難以察覺的安全風險。

在實際現場,「求保險全部檢查一遍」的流程不可避免,未來驗證疲勞極有可能更加顯著。

從作業疲勞走向責任疲勞

過去讓人疲倦的是「打字太多」「做簡報太耗時」這類體力或作業型工作。 但在 AI 接手這些任務的未來,剩下的就是「作出選擇」與「承擔責任」。

AI 疲勞,是人類在重複且必須負責的判斷中逐步被耗損的現象。


第二部:歷史脈絡——人類疲勞形態的演進

這種變化並非突如其來,而是延續了人類勞動史的脈絡。

  • 肉體疲勞的時代:工廠或體力勞動主導,肌肉與體力是最大的消耗源。
  • 重複作業疲勞的時代:辦公室化與電腦普及後,枯燥的重複作業成為主要疲勞來源。
  • 認知疲勞的時代:IT 與自動化推進,人們被迫承擔「判斷」與「驗證」,精神與認知負擔成為核心。
  • 責任疲勞的時代(AI 疲勞):當 AI 接管作業,人類因「判斷」與「責任」而疲憊。

第三部:設計能抑制 AI 疲勞的工作方式

想避免 AI 疲勞,僅靠個人努力遠遠不夠。 我們必須重新設計工作方式

元 AI:讓 AI 評估 AI

讓另一套 AI 來驗證 AI 的輸出。 程式碼審查 AI、事實查證 AI 已經開始實驗性投入。

當「AI 提案 → AI 驗證 → 人類做最後確認」的三層結構普及後,判斷與驗證的負擔就能降低。

指揮鏈設計:設計「誰來決定」

目前許多職場仍維持「AI 的提案全部由人類裁決」的結構。 疲勞因此集中在少數人身上。

未來必須清楚劃分「可以交給 AI 的範圍」與「必須由人負責的範圍」。 例如,低風險領域可以交由 AI 處理,高風險領域則必須由人類審核。

團隊分攤:不要讓一個人扛下所有判斷

當判斷責任集中在某位領導或負責人身上時,AI 疲勞會急速加劇。 讓審查輪調、由多人共同分擔,不只是流程上的修飾,而是維護人類健康的機制


第四部:領導力疲勞這個課題

AI 疲勞的最終形態,很可能是「領導力疲勞」。

AI 能提出建議,也能提供意見,但它無法決定「最終要往哪裡去」。 決定組織或專案的方向並承擔責任的,始終是人類。

領導者得面對大量選項,持續做出決策。 即使要否決 AI 的方案,也必須給出理由,說明責任自然集中在他們身上。


第五部:哲學追問——人類接下來會為何而累?

若有一天,AI 連判斷都能取代,人類又會為什麼而疲憊?

  • 自尊、信念、責任感等極具人性的精神基礎,AI 能複製嗎?請參考《生成式 AI 致命地缺了什麼》。
  • 就算 AI 能「模擬責任」,在沒有痛苦或羞恥的情況下,它真的能與人類的責任感相提並論嗎?

AI 疲勞將成為討論人類如何仍是責任主體的切入點。


結論

AI 的確減少了作業量。 但它很可能讓判斷與責任的負擔同步升高。

「AI 疲勞」的本質,是從作業疲勞走向責任疲勞的轉折。

未來需要:

  • 透過元 AI 自動化驗證
  • 梳理判斷與責任,明確分工
  • 讓團隊分散判斷負荷
  • 重新定義領導力

最終讓人筋疲力盡的,是承擔責任。 如何分攤、如何設計這份重量,將決定 AI 時代的工作型態。


常見問題

問:什麼是 AI 疲勞(AI Fatigue)? 答:AI 減少了手工作業,但人類會被剩下的「判斷」與「責任」壓垮,這個現象就是 AI 疲勞。

問:如何預防 AI 疲勞? 答:藉由元 AI 自動化驗證,明確判斷與責任的邊界,並設計團隊分攤機制。

問:AI 疲勞是新問題嗎? 答:不是。它是人類疲勞型態演進的下一階段:從肉體、作業到認知,如今走向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