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——CTO 的一句话救了我

刚刚踏入职场不久,我就被分派到人生中第一个“炎上项目”。 交期迫在眉睫,新需求一个接一个,而直属的项目经理几乎对每一项都应声承诺。项目经理自己一周有一半时间在熬夜,而我这个几乎还是新人的成员也得每周熬夜一次,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,那是一份看似“永远做不完的工作”。

就在那时,我——当时还带着些傲气、不太会尊敬别人的人——难得地发自内心敬佩的一位上司,也就是当时公司的 CTO,看见我后对我说:

“工作这种东西,到了截止日就会结束,放轻松一点吧。”

这句话当下我并没有完全听懂,但直到现在它都一直在某处支撑着我的内心。 其实它并非随口的安慰或玩笑,而是一针见血地说中了工作的本质。


表层含义——截止日终究会到来

“工作会在截止日结束”首先陈述了一个朴素的事实。

  • 任何工作都会设定交期。如果没有交期,那就说明它不是非做不可的活。
  • 交期一到,工作就一定“结束”。

不过,“如何结束”有不止一种方式。

  1. 在期限内完成,划下句号。
  2. 没完成,时间到就被迫结束——就是那种“结束啦~Σ( ̄ロ ̄lll)ガーン”的状况。

截止日并不是承诺成果,而是**“强制地划出一个分界线的机制”**。 哪怕看起来是“做不完的工作”,时间也会把终点带来。


真正的含义——守住内心的哲学

仅从表面理解,这句话已经触及了工作的本质。

但它真正的核心,其实更深一层。

交期可以延期。不断延期时,的确会让人觉得那是“永远做不完的工作”。然而,即便如此,总有结束的一天。世上不存在无限持续的工作。

正因为如此,我们无需拼命加班到身体垮掉,也无需为了工作把人生押上、让心灵受伤。

工作这种东西,不论有没有做出成果,总归会在某个时刻结束。

只要把这个事实刻进心里,内在就会留出余白。 无需再钻牛角尖地想着“就算自己倒下也要做完”。恰恰是因为保有余裕,才能做出冷静判断,让成果的品质提升,精神失衡的风险下降,最终更有可能迎来更好的“结局”。


因为有终点,所以可以起步

正因为明白“它终究会结束”,人才能投入到工作里。 就像马拉松之所以能跑,是因为前方有终点,工作也正因为有阶段性的分界,才让人敢于挑战。

  • 有终点,努力才会得到回报。
  • 有分界,才好迈向下一个挑战。
  • 有截止日,工作就不会吞噬整个人生。

我在炎上项目里学到的,就是**“即便看似不会结束的工作也有终点,怀着结束会到来的信念前行,最终反而是最好的选择”**。 当然,这并不保证那个工作会成功。或许会被客户或上司责难,甚至最糟会闹到诉讼。

然而,若只是一个人闷在心里、满腹阴霾地扛着,反而不会带来任何好事。


我们能做的是“保留心的余裕”

CTO 所说的“工作会在截止日结束”,绝不只是安慰。

  • 无论多痛苦的工作,都一定会结束。
  • 到那时能留下什么,很大程度也取决于情势。
  • 但只要心里留有余裕,就有更大可能避开过度的痛苦与精神疾病,也能争取以更好的形态收尾。

换言之,我们能做的,就是了解“它必然会结束”这一事实,不要把自己逼到绝境,带着心灵的余白去面对。


结论——截止日其实是救赎

“工作会在截止日结束。”

这句话是献给所有被工作逼到角落的人的处方。

也就是说,“工作会结束。没必要拼到把心弄坏。” 怀着余裕去应对,成果与精神都会更稳定,更容易迎来更好的结局。

当年 CTO 在炎上之中抛出的那句话,后来一直成了我内心的基本心态。责任感固然值得赞赏,可要是被逼到损害健康乃至性命,结果既交不出绩效,人也只剩不幸。

倘若此刻身边就有人快被过劳压垮,我真心希望这句话能传到他耳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