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引擎死了吗?——探寻 LLM 与生成式 AI 的未来
本文要点
- Google 搜索的历史与当前难题(广告过多、信息质量下滑)
-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带来的“答案中心”搜索体验
- SEO 的极限与新时代战略 “AEO(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)” 的出现
- 未来维持信息可信度所需的基础设施
前言:搜索体验的退化与用户的不满
“过去在 Google 上随便搜一搜就能得到答案,可现在满屏都是吵闹的广告,或者拼凑各家内容的垃圾聚合站,真正有用的资讯都找不到。”——近来有这种体验的人恐怕不少。我也是如此。 搜索引擎曾是连接人类知识的最强工具。然而进入 2020 年代后半,我们的注意力正在离开搜索框,转向 Copilot、ChatGPT、Perplexity 等大语言模型(LLM)。它们给出的不是链接列表,而是贴合语境的“答案”。
搜索真的死了吗? 不,死去的只是“旧式的搜索形态”,人类的需求与对知识的渴望并未消亡。 回顾历史,搜索一次又一次换了模样去满足人类的知性欲望。如今,我们再次站在一个转折点上。
第一部:搜索引擎的历史与极限
互联网搜索的历史,是信息汹涌与人类反复试错的故事。
目录式——靠人工分类的年代
20 世纪 90 年代,Yahoo! 靠人工建立分类目录,把网页像“电话簿”一样整理。技术背景简单,收录完全由编辑手动操作。面对几万件内容尚能运作,可一旦扩张到百万级就全面崩坏。
机器人式——混沌的荒原
AltaVista、Infoseek 引入自动爬虫,得以批量抓取大量网页。人工无法完成的覆盖面因此出现,沉没的信息也能被找到。但很快搜索结果便噪声横飞,用户不得不在巨大的沙堆中掘金。索引虽然扩大,质量问题却迟迟解决不了,混沌成为主旋律。
Google 革命——链接就是投票
1998 年问世的 Google 引入了简单却强大的 PageRank 思想:“链接是一票信任”。链接越多=被他者引用越多=越有价值。搜索结果质量因此跃升,Google 迅速成为互联网的支配者。
苦战与疲惫——SEO 与广告的浑水
成功招来新的战争。SEO 业者通过链接农场、堆砌关键字钻 Google 的漏洞,Google 则用 Panda、Penguin、Hummingbird 等算法更新反击。但广告站、无用的聚合站仍在增加,今天搜索结果第一页动辄有一半以上被这些 SEO 手段堆出来的废站塞满。近年又涌现大量生成式 AI 改写的文章,真正想要的答案被埋到遥远的下方。 用户背上“搜索也找不到想要的信息”的搜索疲劳,昔日的光辉黯然失色。
第二部:新的入口——LLM 的冲击
在这片疲惫的舞台上,ChatGPT 等生成式 AI=LLM 突然出现。我们不再输入关键词,而是自然地问“请告诉我 XX”,就能拿到答案,还附带贴合语境的长段落摘要。这种冲击力,不亚于当年 Google 首次革新搜索体验。如今各大搜索引擎也把生成式回答放在顶部。
然而我预判 LLM 很快也会现出阴影。
-
复制的复制问题 AI 生成的文章充斥网络,而 AI 又去学习这些内容。至少在当下,缺乏善意与操守的生成式 AI,以及滥用它的人,将让信息劣化滚雪球般加速,如同复印多次的纸张噪点越积越多。
-
没有责任的最优化 SEO 曾是“争夺搜索上位”的战争,AEO(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)则会变成“争着让 AI 引用”的战争。胜利条件从搜索结果转向 AI 的“嘴”。在这条战线上,怀抱善意与自尊的作者可能无计可施。
-
黑箱化 比起 Google 的算法,LLM 的参照基准更加不透明。为什么选了这个答案?重视哪些出处?用户看不见。幻觉(捏造不存在的信息)频发,更动摇信任。
结果是,我们用“便利”换走了“信赖”。
第三部:AEO 战争的开幕
LLM 时代的优化大战已经拉开帷幕。 SEO 追求的是“出现在搜索结果靠前的位置”,AEO 追求的是“被 AI 的回答引用”。 企业与媒体将不再满足于“进入搜索结果第一页”,而是要“在生成式 AI 的答案里被点名”。
技术上,结构化数据、Schema、出处签名、可信链接设计都会变成武器。AI 不会做事实核查,它只是依据训练集与可引用的来源构造答案。因此,能不能进入它的学习/引用范围将决定生死。
但未来绝非一片光明。如果为了讨好 AI 而调校的劣质文本遍地横行,我们又会沉没在“优化垃圾海”里。AEO 战争极有可能重演 SEO 的泥巴仗。
第四部:LLM 疲劳与信任基础设施
接下来会到来的,是“LLM 疲劳”。所有 AI 给出的回答大同小异、模糊含糊,出处不明。人们会开始想:“问 AI 反正也靠不住”。
新的秩序取决于信任的基础设施:
- 为出处加上可验证的数字签名
- 由专业机构或可信人士监修的知识库
- 研究“模拟责任的 AI”,以确保说明责任与透明性
如同 PageRank 曾拯救搜索一样,LLM 时代的赢家将是那些成功构筑“信赖担保机制”的玩家。
结论:搜索不会死,只是换了形态
搜索没有死。死去的只是“输出一串链接的老式形式”,而搜索的本质——人类的知性欲望——依然存活。
接下来是 AEO 战争的时代。这不会像 SEO 那样温和。责任、透明、出处签名、与幻觉的斗争。掌控这些的人将成为新的 Google。
“搜索引擎死了吗?” 答案是:搜索不会死。它只会在 LLM 的新秩序中换一种姿态复活。 而围绕小手段优化与甄别真正有用内容的泥浆战,恐怕仍会持续。
常见问题(FAQ)
Q1. 什么是 AEO?
AEO(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)是为了让生成式 AI 或搜索引擎的“回答引擎”引用你的信息而设计的优化手法。传统 SEO 追求“在搜索结果里排前”,AEO 的目的则是“让 AI 的答案收录你的内容”。例如准备这样的 FAQ,也被视为 AEO 的一环。
Q2. SEO 和 AEO 有什么不同?
SEO 面向 Google 等搜索结果排名,而 AEO 面向 AI 生成的回答。SEO 重视链接与关键字,AEO 则以结构化数据、带签名的引用、FAQ 等“便于 AI 阅读的设计”为关键。
Q3. 企业或个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?
- 在页面导入 FAQ 与摘要
- 实施结构化数据(FAQ Schema、Article Schema)
- 在引用中明确作者或组织的签名
- 设计具有权威性的链接结构
Q4. LLM 的回答有多可信?
它方便,却远不完美。幻觉与错误信息随时可能混入,而且往往不明确列出引用来源。今后“信任基础设施”的建设不可或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