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
在此前的六篇文章中,我们依次回顾了公民开发的历史、神 Excel 的功过、无代码/低代码的光与影、生成式 AI 带来的冲击,以及治理的本质。 作为最终篇,本文以 “遗产会不断诞生,但我们仍要驯服它” 的视角作结,勾勒公民开发的未来图景。

关于公民开发的讨论,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“做/不做”。 历史已经证明,它总是伴随着 短期的成功长期的负债。 在认清这一点的前提下,我们仍需思考怎样行动才能让未来继续前进——这里正是寻找答案之处。


全系列


遗产不会消失──仍要向前

相信“存在不会产生负面遗产的技术”这种幻想,正是导致无数失败的根源。

EUC 与神 Excel 当年确实救过一线,但由于缺乏组织化管理,最终变成黑箱并沦为负担。

当下的无代码/低代码看似光鲜,实则又走上了“神 Excel 2.0”的道路。 生成式 AI 承载着“能够拯救旧资产”的期待登场,可正如第 4 回所示,想要解冻那些从未被编码的 RPA 或无代码资产并不容易。

因此结论十分明确。 遗产必定会诞生。 而且 不会出现人人拥有 IT 部门水平、能够驾驭神 Excel 的未来。

真正需要思考的,不是“如何避免遗产”。 而是 “如何驯服遗产,并把它连接到未来”。


分工“草稿”和“清稿”才能打开未来

正如第 5 回所阐述,公民开发的核心价值就在于 草稿。 一线自行搭建贴合业务的原型,可以让需求更清晰、减少误解。 但如果原样投入生产,终将崩溃。

未来必须让 草稿与清稿的分工文化 深植人心。

  • 公民开发是即兴的速写,用来可视化业务需求。
  • IT 部门与专家负责清稿,把速写升华为可持续的系统。
  • 生成式 AI 充当桥梁,提高清稿的效率与精度。

唯有如此,公民开发才能在未来继续存活。


对齐视角──重新调和四方

正如第 6 回揭示的,公民开发沦为负面遗产的最大原因,在于 视角错位

  • 管理层过度追逐短期成果,忘了长期维护。
  • 一线认为“明天还能运转就算正义”。
  • IT 部门能指出长期风险,却受限于资源,缺乏落地能力。
  • 中层管理夹在中间,最后也举起短期至上的旗帜,放弃治理。

要驯服未来,必须重新调校这四方的时间轴。 治理不只是规则或管控,而是 整合不同时间尺度

给管理层提供能平衡短期成绩与长期保全的指标。 让一线拥有既能守住底线又不牺牲速度的机制。 赋予 IT 部门不仅能敲响警钟,也能落地执行的力量。 并要求中层管理承担协调者的责任。

当这些齿轮咬合,公民开发就能从“遗产工厂”转变为“通往未来的基石”。


未来图景──与遗产共生的数字化转型

理想的图景不是“消灭遗产的 DX”。 而是 “与遗产共生的 DX”

  • 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,管理不可避免的遗产,并以可救援的形式记录为代码。
  • 让公民开发作为草稿发挥作用,由生成式 AI 与专家完成清稿。
  • 通过治理抑制视角错位,把持续改进的循环嵌入体系。

同样不能忘记,在 EUC 时代靠 Excel 拯救业务的,是那些自学成才、勇于探索且无私奉献的英雄们。 不要再以“神 Excel”半带轻蔑地否定他们。 正是他们的热情与巧思拯救了一线,甚至挽救过管理层,奠定了今日公民开发与 DX 的基础。

秉持这样的视角,公民开发在十年后或许不会再被嘲笑为“负面遗产”, 反而有机会成为 融入组织文化、持续演进的共创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