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式AI带来的可能性与新的不安
生成式AI与我的切身感受
在构建这个网站、每天与 ChatGPT 对话的过程中,我有一个强烈的体会。 那就是「生成式AI还远非完美」这一事实。它会给出错误的回答,也时常无法按预期运行。 至少就当下而言,它还无法立刻取代人类。
但与此同时,那些过去因为「缺乏知识」「时间不足」「需要投入巨大精力」而无法实现的想法,如今有了极高的实现可能性这一点同样毋庸置疑。 而且我们能够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亲手推进这些想法。诚然,这意味着借助了生成式AI的力量,但即便如此,「仅凭一人就能做到这一步」的实感依旧巨大。
不使用所带来的风险
这种变化对个人和企业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。 选择不使用生成式AI,必然会导致巨大的落后。 就像当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,能否熟练运用生成式AI,将成为今后左右竞争力的新型素养。
回顾历史,无论是电力、汽车还是互联网,这些技术革新都淘汰了「迟疑不决的个人或组织」。生成式AI也大概率会走上同样的轨迹。 换言之,赶不上这股浪潮,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,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
新出现的疑问
另一方面,另一种不安也在滋长。 那就是「在一个任何人都能轻易完成许多事情的世界里,究竟做什么才有意义」这一疑问。
过去有许多东西之所以有价值,是因为「做不到」;因为需要专业知识或巨大投入,所以成果才显得珍贵。 然而如今,借助生成式AI,无论是程序、文章还是设计,几乎谁都能做到一定水准。 **当「人人都能做到」之后,还能剩下多少价值?**这个提问沉甸甸地压在心头。
创造力被稀释的忧虑
换言之,随着AI替代平凡的作业,创造力和独特性也会处在「人人都能多少实现一点」的状态。 于是便会产生这样的忧虑:除了站在世界顶端的极少数人之外,大多数人恐怕连展现创造力都变得困难,存在意义逐渐被淹没。
AI并不会代替一切,而是把原本被认为「只有人类才能做到」的领域也普及化,导致差异化空间被极度压缩。 这种未来图景正是生成式AI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不安与疑虑。
仍未消散的疑惑
对我而言,这份疑惑依旧没有确切答案。 毫无疑问,生成式AI已经开始撼动生活与工作的根基。 也正因为如此,「如何使用AI」「在AI时代人类应处在何种位置」的提问,会成为理解未来时绕不开的难题,甚至可能演变成烦恼与问题的源头。
生成式AI不是敌人,而是一种用于扩展的工具。 但与此同时,它也是动摇我们价值观与努力意义的存在。
各位读者,又会如何看待这场变化呢?